都江堰距离成都60公里,早上8点半出发,9点多就到了。去景区的路在修,只好绕进城里去。都江堰是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些楼还没有修缮,或者是不可能再修了,两层楼板紧密地压在一起,能够想象当时的惨状。还好,四川人民是比较乐观的,一年过去了,人们的脸上依然是对新生活的憧憬。
都江堰市很会企划它的旅游资源,将水利工程改造成一个巨大的景区,让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一种无与伦比的伟大。
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描述这种伟大,那就用最客观的语言吧。
-----------------------------------------------------------------
【维基百科--都江堰】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1]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處。通常認為都江堰是由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年多來都江堰一直在發揮巨大的作用。
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其中堰首包括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
1982年,都江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0年,都江堰以其為「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與青城山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维基百科--李冰】
李冰,生卒年不詳。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左右任蜀郡守。他和其子主持設計並建造了成都北部的都江堰,泄岷江洪水且用之於灌溉,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他在蜀郡還主持興辦了其他水利工程,並修築橋樑,在廣都主持開鑿鹽井等,為開發成都平原、發展農業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關於李冰治水的傳說,東漢以後不斷有所增附,唐代導江縣(今都江堰市)已建李冰祠。北宋開始流傳所謂李冰之子李二郎協助治水等神話。在民間傳說中,神話人物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之子,《太平廣記》有傳。他也修築了一條連接中原、四川與雲南的五尺道。西元1974年在都江堰市岷江(外江)發掘出一尊東漢建寧元年(168年)雕刻的李冰石像。近來有專家研究,都江堰並非始於李冰時期。
-----------------------------------------------------------------
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屹立两千年,泽被万代,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富庶与繁荣,难怪当地老百姓将李冰神话。现如今的三峡水利工程,能否屹立千年,只有千年之后才知道了。需要思考的是,当年的李冰,并没有想到要把都江堰做成千年工程,只是务实地治理水患而已。而现如今的人们,在人民代表大会创下最高否决票记录的同时,为三峡工程而欢呼。三峡工程只是一个载体,是什么在驱动这样一个庞大的项目?是治理水患?还是千年工程?还是为政者的政绩?
1 comment:
不错,不错,
不过,上点带人的照片啊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