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7时,经过成绵高速成都收费站后,里程表上的数字显示1878公里。
第一日:
老魏是一个驾龄超过10年的老司机,在东四环走了不到5公里就熟悉了我这辆明锐。26日早上7点,过了杜家坎收费站,车速骤然提高。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天空湛蓝,田野青翠。两个小时后,到达服务区,简单吃点零食补充能量后,老魏休息,我开车上路。经过石家庄,由京石转上石太后,路面质量转差,所幸车辆不多。再过一个多小时,在井陉服务区换人后,进入太行山区。太行山区是我走过的最难走的高速,路窄弯急,起起伏伏。中午12点半,从滨河路出口进入太原,在水西关街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面,看望了奶奶后,2点继续出发。
山西是有历史的省份,一路上都是故事,螺祖、尧舜、晋文公、介子推、西门豹、关羽、李渊父子、王勃、司马光、乔致庸……一个故事就是一颗闪烁的星。太原到河津,其实就是沿着汾河从头走到尾。在汾河河谷修建的大运高速很好走,过临汾向西转上晋西高速后,更加好走,前后都看不到一辆车,速度提高到160,半个小时后,6点整,到达河津。
河津,是我的故乡。14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这个小地方,到现在,已经离家15年,上一次回家还是4年前了。家乡变化很大,但筋骨未动,仍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家乡。爸妈姐已经准备了一桌好菜,吃完饭,把同事安顿好,回到家里和家人聊天到很晚。那天晚上,小村庄安安静静,偶尔几声狗吠,清晨,发现下了一夜小雨。14岁离家后,我离家乡越来越远,但家乡就是家乡,离得越远,那种情愫牵得更紧。
第二日:
早上9点,告别父母,驶过黄河大桥,继续向西。雨越下越大,以至于在超车的时候被前方卡车卷起的水雾遮住了前风挡,什么都看不见。虽然雨大,但车很少,继续以160的速度飞驰,两个多小时,过了灞县,西安城就在眼前了。打开导航仪,到达钟鼓楼附近,雨还是很大,冷嗖嗖的。抬头看到老丁家羊肉泡馍,每人吃了一碗,再喝了一扎姜汁可乐,浑身暖活起来。泡馍馆的老板娘说后面有一个世纪金花,卖首饰什么的,可以去看看,我以为是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进去一看,原来里面有劳力士。西安城给我的感觉是破旧的,狭窄的街道,拥挤的交通,不是16年前我去过的那个西安。
下午2点,从西安出发,向西南上西汉高速,没走多远,巨大的山脉横亘在面前。秦岭,这大得足以划断南北方气候的山,让我从心底惊叹。这是真正的山,一定要抬头仰望才可看到隐现于雾霭中的巨大的黑色山峰。在这里,你不会怀疑这山里住着神仙。甫入秦岭,一个大大的提示牌上写着:“秦岭隧道群,隧道136座”,然后就开始无休止地穿越隧道,有些隧道长达十几公里,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秦岭服务区坐落在大山中,有一组气势磅礴的雕塑,表现的大约是两千年前老秦人的那种粗犷与豪迈。经过无数的穿越之后,夜宿汉中。汉中,虽然隶属陕西,但因秦岭之隔,风土人情与陕西大有不同,倒是与四川有些相似。
第三日:
成都已不远,计划在路上看看景点。人算不如天算,刚出汉中到勉县就被堵在路上。前方传来各种各样的消息,有说堵了六天的,有说修路的,有说大货车翻倒在隧道里拖不出来的,一会是好消息,一会又是坏消息。我们停在勉县服务区,这里是巴山,又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我想起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这是大堵车中唯一的好心情。堵车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前方高速修路,只能走国道,国道上大货车无数,路面坑坑洼洼,是此行最难走的一段路。这也是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最难走的一段路,峭壁上有千年前蜀军修建的古栈道,诸葛亮要想穿越巴山秦岭,纵有人和,但绝无地利。晚7点,带着一身的疲惫,入住广元。嘉陵江畔的广元,是武则天的故乡,当地人说,武则天就出生在那边的乌龙山里。
第四日:
期望不再堵车。还好,真没有堵车。路过剑阁县,雄峻的剑门关坐落于此,为了赶路,没有去游览。路过青川等地震灾区,中午赶到绵阳,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干净、开阔、建筑精致,每个人都带着笑容,让人身心愉悦。午饭之后,继续赶路,5点左右,终于到达成都。
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行走在秦岭的大山中,人类是如此的渺小。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