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4, 2009

西游记--凉山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西南少数民族如彝族白族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或25日举行。上周末,豆妈报了个散团,于是周五晚坐火车奔赴凉山州西昌市,一睹火把节的风采。


 

镜头一:螺髻山
螺髻山位于西昌市东南,是一处刚刚开发的景点,正常日接待能力只有300-400人,火把节当天,1500游客涌向螺髻山,导致景区设施几近瘫痪。虽然凌晨5点到西昌等到下午3点才上山,虽然在山上只待了1小时,但这1小时,胜过峨眉两日。螺髻山几乎还是原始森林,只是多了一条长长的索道。坐着这条号称亚洲第一索道,45分钟才到达半山,虽是半山,却已穿过云层。云层之上,是蓝得不能再蓝的天空、清新得不能再清新的空气、明媚得不能再明媚的阳光。

 

镜头二:黑龙潭
螺髻山半山景区,海拔已接近4000米,空气清冷稀薄。一汪湖水,黑如砚台,却清澈无比,悬浮在半山,像一块沉沉的墨玉。导游说,这黑色其实是湖底的藻类,正因为湖水的清澈,才得以折射出湖底的黑色。这是我见过的最清澈的湖,只是名字起得俗了些,其实更应该叫做墨玉潭或者黛玉潭之类的。

 

镜头三:冷杉
去峨眉的时候,被告知一定要看珍稀树种冷杉,结果峨眉山上的那少许冷杉被大家当成宝贝来看。这次螺髻山,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冷杉。高海拔树种冷杉,木质极坚韧,筷子粗的树枝都很难折断,因在寒冷地区,生长极慢,碗口粗的已有四五百年树龄,而螺髻山上,巨大的高耸如云的冷杉比比皆是。

 

镜头四:高原
西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坐缆车的时候,远望连绵群山背后,是比大山高出许多的平坦而巨大的高原。相对于螺髻山的4000多米,那高原的海拔一定超过5000米。我不确定那是否就是青藏高原,但我确定它的确让我震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脑子里突然出现这句诗。入川以来,太多事物令我震撼。

 

镜头五:邛海
邛海其实是西昌市旁边的一个湖,类似于杭州的西湖。看过了黑龙潭,邛海好像没什么意思了,只是大,大得看不到边际。坐船去小渔村吃了海鲜烧烤,烤贝壳、烤茄子别具风味。


镜头六:摇橹人
从小渔村坐摇橹的小船返回公园,摇橹的是个老大爷,满脸的皱纹写满沧桑。老大爷说,他每天得划10个来回,按月领取固定工资。在烈日下,摇一趟需要20分钟,我恐怕是一趟都摇不下来。虽然劳累,但老大爷似乎很幸福,说我娃是大学的副教授,我娃40岁了,我娃真的是副教授。我信,因为我能看到老人眼睛里的幸福。

 

镜头七:火把节
从螺髻山返回西昌,市区主干道已经戒严。回宾馆收拾停当,已经暮色沉沉。走出宾馆,突然看到漫天的孔明灯,静静地悬浮在夜空中,像定格的镜头。随着人群走去,街道中心已经架起了篝火,彝族的人们穿戴鲜艳,围着篝火跳舞,汉族的人们也夹杂其间。豆妈问一个彝族姑娘,是自愿到这里来的还是有任务,答曰上面有任务。不过,即使是有任务,也能看出参与者的快乐。这是最简单的快乐,不管明天是阴还是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