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09, 2005
朝三暮四
前段时间在崇文的一个教学楼上课,教室在三层,但洗手间在二、四层。据多次观察,发现90%以上的同学下课后都去二层的洗手间。实地考察一番后,发现四层洗手间比二层要干净得多,人也少得多,而且上课时间是白天,不会出现在人少的地方被打劫等安全问题。于是就比较纳闷,想来想去,突然想到那个成语: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来自于《庄子·齐物论》: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胜利了。现在的故事是:先下楼后上楼,大家很乐意,先上楼后下楼,大家不乐意,尤其是宁可在楼下排着队忍受着肮脏的环境,也不愿意先上楼后下楼。呵呵,我们的老祖宗真伟大,编出猴子这个笑话,直指人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